一、最強怪獸的誕生與發展
《哥吉拉》 的第一部電影誕生於1954年,導演為日本的特攝片之父,圓谷英二,當時他受美國《金剛》(1933)的啟發、又受到二戰原子彈轟炸及第五福龍丸事件(*註)影響,決定拍攝一部以核子怪獸襲擊日本為題材的電影。就這樣,這隻原本沈睡在太平海底、被氫彈試爆喚醒的太古生物,成為日本怪獸電影的始祖。 (*註美國於太平洋核子試爆,意外造成日本遠洋漁船船員遭受輻射污染的事件)
哥吉拉的設計是參考暴龍的身軀、劍龍的背部骨板和禽龍手部的綜合體。第一代的哥吉拉就有著無畏槍砲的身軀,或許因為這時還是黑白電影,所以此時會從祂口中噴發的,僅僅只是核輻射的高溫氣息(不過後來彩色化就變成橙色了!),一直要到1962年的彩色電影《金剛對哥吉拉》,哥吉拉才開始有了從口中射出熱能光線的設定(此時還是橙色);而到了1964年的《魔斯拉對哥吉拉》,熱能橙色光線變成藍色、成為我們所熟悉中哥吉拉的武器。
前前後後,《哥吉拉》拍了28部電影,一共有九代,隨著都市建築越蓋越高,哥吉拉的體型也越來越高大,從第一代設定的50公尺,到最新的100公尺。 而電影拍攝的方式,也從特攝片最引以為傲的模型與戲服,轉變成CG(電腦繪圖)。 不過日本或許太執著要用精細擬真的道具製作來拍片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傳統的拍攝特效電影技術,已逐漸被好萊塢趕上。好萊塢在1979年的《異形》就已經呈現出與日本特攝片旗鼓相當的效果;到了1993年的《侏羅記公園》(史蒂芬史匹柏採用全CG的恐龍)後,日本的傳統特效徹底被電腦科技遠遠甩開。 哥吉拉與特攝片之父圓谷英二 二、怪獸大戰與角色的轉變 哥吉拉第二集《哥吉拉的逆襲》(1955),開啟了日本怪獸電影中「怪獸對決」的序幕。而在《金剛對哥吉拉》(1962)後,讓金剛與哥吉拉摔角對戰,(此時日本正流行由摔角手力道山所軒起的職業摔角風潮!)更確立了日本怪獸電影中怪獸對決的風格特色。從此之後,幾乎每一部哥吉拉電影,都會有其他的怪獸與哥吉拉對戰,有時是新出現的怪獸,有時則是從別部怪獸電影跨刀過來演出。 哥吉拉在前四集的形象,是那種為破壞而破壞、讓都市毀滅陷入災難的(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但在第五集也是就是十週年紀念作的《三大怪獸 地球最大決戰》(1964),哥吉拉第一次為了保護人類與挺身而出擊敗反派怪獸(王者基多拉)。此後的系列,哥吉拉有時與人類合作擊敗其他怪獸,有時與其他怪獸合作對抗外星人入侵,甚至還曾經幫日本軍隊趕走美國軍隊!……於是哥吉拉正式成為正義的化身,就此成為守護者的形象。 三、留洋《酷斯拉》 隨著時代的推移,喪失新鮮感與恐怖感的《哥吉拉》系列票房每況愈下,於是東寶電影公司將版權授權給好萊塢,並決定在1995年的《哥吉拉 vs 戴斯特洛伊亞》,讓哥吉拉死去、從此不再拍攝哥吉拉系列電影。好萊塢的Tri-Star(索尼子公司)於1998年發行了大家所熟悉的《酷斯拉》,就是賣出版權之後的哥吉拉電影。 酷斯拉的外型明顯受到《侏羅記公園》恐龍的影響,身體瘦長,與本尊巨大穩重的外型差異極大。而相對於哥吉拉,酷斯拉的能耐更是不堪一擊。但最令哥吉拉迷不能接受的是:《酷斯拉》太像一般美國的災難電影或英雄主義電影,酷斯拉竟變回一個純粹的反派的大怪獸!而既然是美國都市的災難片,結果當然就是要靠英勇的美國科學家與軍人來打敗酷斯拉。這樣一來,哥吉拉多年來建立出來的「人類守護者形象」根本毀於一旦。 雖然,平心而論,《酷斯拉》劇情轉折與節奏安排恰當,是一部尚可的娛樂電影。 但與本尊的差異,還是日本人與哥吉拉迷不能接受,儘管後來美日合作的動畫系列《Godzilla: The Series》,讓片中的酷斯拉可以發射熱能光線。但眾影迷的期待,還是讓東寶重啟了《哥吉拉》系列,拍攝《哥吉拉2000》(1999)。而有趣的是,在後續的《哥吉拉·摩斯拉·王者基多拉 大怪獸總攻擊》(2001)中還刻意的安排主角說了一句 「美國人認為攻擊紐約的是哥吉拉,但日本科學家對此說法存疑。」的話。還有《哥吉拉 最後戰役》(2004)中則讓一隻與長相與美國酷斯拉相似的怪獸襲擊雪梨,然後卻在幾秒內就被正牌哥吉拉打趴……可以看出日本人有多不想承認酷斯拉是哥吉拉被賣到美國之後的分身,簡直比山寨還不如。 四、天譴與反核的守護神 哥吉拉的靈感是源自於二戰原子彈轟炸與第五福龍丸事件的影響,所以雖然整個系列都是以娛樂為導向,但也一直不斷的釋放反核、反科技濫用、反戰、大自然反撲這些意涵。 像是哥吉拉是被氫彈試爆喚醒的太古生的設定,和美版《酷斯拉》是因為受法國核試污染而突變的大蜥蜴,或是像《哥吉拉》(2014)中為挖掘鈾礦而喚醒的「穆透」,都明白地指出核能發展對於環境的危害。另外在某一些系列續集劇情中,會讓哥吉拉以核能放射線為食,為覓食而襲擊核動力潛艇與核電廠最後也因體內不正常的核融合反應而失控死亡,處處都可影射成「人類仰賴核電是自取滅亡」的警示。《哥吉拉》(2014)亦類似的設定,但以輻射為食的是名為「穆透」另一種怪獸。 而在《哥吉拉》(2014)中,最新形象的哥吉拉當然也繼承了過往各種不同的意涵,當人類過度使用核能而遭受天譴時,祂就是人類的守護者,也是驕傲人類無法掌握的未知,更是讓大自然回歸平衡的力量。 所以看完《哥吉拉》,雀雀忍不住讚嘆這部反核電影,並僅以下面這張圖來表達我對《哥吉拉》由衷的致敬: 五、觀賞《哥吉拉》(2014) 除了上述的種種哥吉拉的意涵,是值得各位在觀賞新版時細細反思的觀點外。這部號稱回歸正宗的好萊塢《哥吉拉》,當然會有《哥吉拉》會有的怪獸對戰戲碼,也會有藍色熱能光線。藉由好萊塢的攝影、特效與音效技術,怪獸低沈的嘶吼與震動更顯壓迫;片中亦透過各種景框攝影(車窗、跳傘護目鏡…)與角度(包含平視角度)觀看怪獸互毆或是都市遭襲擊後的末日景象,除了漂亮的構圖外,浩大的場面著實讓人感受人類的渺小與無能為力。所以這是少數一部雀雀會建議觀影時選擇前面座位的電影:用仰角體會螢幕的包覆,雖然頭會有點發暈,但更可以感受哥吉拉的巨大。 |
《哥吉拉》看前懶人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